返回主站 >>
首 页
工作动态
宣传文化
文明创建
电子期刊
您现在浏览的位置是:
因地制宜治理生活污水 人大代表建议乡村科学规划城镇打好生态牌
2018-01-22

文/苏振华

  “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袁世俊、林永潮对珠海城镇及边远乡村如何科学处理生活污水,守护青山绿水给予高度关注,建议珠海市各区域因地制宜开展相关工作:乡村须科学规划,加强治污设施及资金投入;城镇考虑生态融合建设,利用新技术提升治污场所景观效应。

  城镇——打好“生态牌”

  袁世俊来自民营污水治理企业,他提交了《关于优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切实提高水环境治理质量的建议》,建议珠海在生活污水治理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想方设法为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经调查他发现,珠海市自2002年第一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生产以来,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3座,设计规模78.8万吨/天,生产运营规模74.8万吨/天。和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状况比较,虽然珠海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人均占有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展,珠海城镇原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都处在商住区域,污水处理厂(含泵站)生态环境优劣,影响宜居、宜商环境,必须逐步优化。

  “简而言之,就是要让过去令百姓侧目的污水处理场所融入城市生态建设当中,变身‘高大上’的城市景观。”袁世俊告诉记者,此前,他考察过省内生活治污先进地市,当地城内污水池采用了绿色植物生物处理技术,不仅外观自然和谐,水体通过植物根系也得以净化,原本的脏臭现象显著改善,治污、美化,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统一。受此启发,袁世俊提出了符合珠海实际的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建设模式,概括起来有四种:地埋式,主要构筑物全部在地平面以下;半地埋式,部分构筑物在地平面以上;生态修复式,原有的主要构筑物(生化池)应用成熟技术,种植水生植物,美化景观效果;传统加盖除臭方式,在构筑物臭源点全面加盖,增加其它功能设施,如光伏发电等。他建议珠海各区依据财政状况、厂区实际、周边环境等因素,制定可行的方案,尽快实施生态治理工程。

  乡村——科学规划与评估

  林永潮也对污水处理给予关注,他的侧重点是乡村生活污水治理,“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的建议》,以斗门为例剖析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珠海市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斗门目前有超过90%的行政村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或污水管网接驳,68个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完工并陆续投入运行。农村污水污染治理在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维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林永潮认为较为突出问题的有三个方面:资金不足,影响设施建设进度;运营维护和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一些设施规划未能因地制宜,实施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如斗门镇小濠冲田岩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原规划进行污水收集接驳富山管网处理,但因该村依山而建,村民要靠村内的明渠汇聚水流后用于日常农田灌溉,所以只能投入资金对全村进行暗渠铺设,最终导致规划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再接驳富山管网。

  如何化解乡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林永潮建议: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支付力,同时创新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科学规划与评估,根据各镇、各村(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污水治理方案,确保工程实施有前瞻性,避免资源浪费;建议设立运维管理专项资金,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提升设施运营效率。

版权所有:48-365365 技术支持:珠海市信息化办公室
地址:珠海市机关大院一号楼四楼 邮编:519000 粤ICP备1020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