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首 页
市委政研室
·工作机构
·通知公告
·贯彻落实
·学习型干部
·部委文件
·调研动态
·学术专栏
·他山之石
市编办
·工作机构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编制人事信息
·部委文件
·学习型干部
·改革创新
·经验交流
·规划计划
·行政许可事项公开
·办事指南
·资料下载
·政务信箱
市委改革办
·工作机构
·政策导向
·外地经验
·改革研究
·珠海实践
·专题报道
·改革互动(留言板)
市委党校
·工作机构
·通知公告
·贯彻落实
·学习型干部
·部委文件
·学术专栏
·他山之石
·党校教研
·部委办信箱
市委党史研究室
·工作机构
·工作动态
·历届党代会
·党史人物
·党史编研
·党史知识
·革命史迹
·党史大事记
您现在浏览的位置是:
他山之石
珠三角与港澳动态(2017年第1期)
2017-03-09
 

 

 

●广州:《广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印发实施

●佛山:佛山市南海区全球创客新都市项目启动建设

●江门: 江门试行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管理暂行规则

●肇庆:《肇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草案)征求意见

●深圳: 去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逾2876亿元

●东莞:2017年东莞市府一号文发布“倍增计划”20条出台

●惠州:深化区域合作打造“绿色潼湖广东硅谷”

●中山:启动美丽城乡精品村创建今年拟重点打造6个“样板村”

●香港:推出20亿港元基金支持初创企业

●澳门:崔世安赴闽、粤商议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广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016-2020年)》印发实施

 

 近日,《广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86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力争提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此外,将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加快外围地区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引导来穗人口合理分布。

《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市所有城中村光纤100%覆盖,行政村100%实现通公交车;要加快构建专业特色小镇,先期在从化、增城、花都启动建设30个特色小镇。深化具有专业特色的名镇名村创建活动,到2020年底建设成3个名镇、100个名村。

《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到2020年,全市规范化幼儿园的比例达到85%以上,各区公办幼儿园占比达45%以上,全部镇均建有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市属公办名校以建设新校区、托管、建立学校联盟等方式与外围新城合作办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水平,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配置、经费拨付、学位分配,扩大公办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辐射到镇村,加快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

加快推进外围新城三级医院建设,各区完成新建1所妇女儿童医院或改扩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实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中心镇卫生院为骨干、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行政村村卫生站100%覆盖。

此外,《规划》中也明确,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交易平台,土地交易在全市统一的土地市场平台上公开发布信息并进行交易。探索宅基地的有偿使用,有条件的村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向申请建房农民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宅基地使用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本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宅基地退出和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村建农民公寓,腾退宅基地的村民可以按宅基地基底面积折算成股份,参与村经济发展用地经营收益分红。

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加快制定公开透明的落户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落户目标。加快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尽快完成全市范围内更换统一的广州市居民户口簿工作,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固化进程,逐步消除依附于户口的教育、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二元化格局,全部实现一元化管理。

 

佛山市南海区全球创客新都市项目启动建设

 

    2月28,南海区三大创新引领项目之一、全球创客新都市项目宣布启动建设。按照“一区、一核、一带”的空间布局,南海区计划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客集聚中心。

 

经过前期充分的资源跨界整合,28日南海发布了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的首批4个重大项目,并且与企业、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主体签约共建9个重大项目,美国硅谷著名创业家Steven S.Hoffman牵头成立了珠三角湾区国际创新联盟。

为配合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南海还推出了“三旧”改造、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人才团队引进、产业载体建设、孵化器培养、政务环境等六大领域的配套政策。这批利好政策,与重大项目、创新联盟一起,将首先让南海区域内企业享受利好。

全球创客新都市项目启动建设,标志着包括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在内的南海区三大创新引领性项目全面启动。黄志豪认为,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是南海打造产业品牌的重要抓手,而全球创客新都市将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和人文品牌结合起来,不仅将为人才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大都市环境,集聚高素质人才,而且还将大力推动南海融入珠三角湾区城市群建设。

 

江门试行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管理暂行规则

 

    2月22,从市经信局获悉,市工商局、市经信局联合制定了《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管理暂行规则》(简称《暂行规则》),目前正在试行,有效期至今年1231日。据介绍,市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市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建立,共设置“小微企业库”、“科技型小微企业库”、“个体工商户库”、“扶持政策集中公布”、“申请扶持导航”、“享受扶持公布(公示)”和“入库指引”七大功能板块。

依据《暂行规则》,小微企业库是一个动态可查询的数据库,它是依据相关标准,通过比对企业的登记数据和企业向工商部门报送的上一年度的年度报告数据,经相关部门核对、确认后,由系统动态自动生成;它的基本数据信息的来源包括企业的登记信息和年报信息。小微企业库供相关部门实施扶持政策时参考,但不作为依据,库中特定企业是否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由政策实施部门、机构自行判定;小微企业库中的企业同时也供社会查询。

据了解,小微企业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成立的各类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社团法人、集团、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企业类型,并且符合相关标准所规定的小微企业判定依据。小微企业的判定是对存续企业的判定,包括本年度新设立的企业以及应当报送年度报告的存续企业的判定;迁出、注销或者吊销的企业不纳入小微企业库。

根据《暂行规则》,新设立企业(指本年度11日之后新成立的企业,本年度无需报送年度报告)在核准登记后即时进行判定,注册资本或出资额小于或等于500万元的,无需进入预审库进行核对,直接纳入小微企业库;对于当年已经报送年度报告的企业,直接按照上一年度年报情况进行判定,符合相关标准的企业,进入小微企业库预审库,预审库于每月1日前将上月拟列入小微企业库的企业名单及其年报数据推送给相关部门进行核对确认;根据反馈情况,系统将各部门均“同意”列入小微企业库的企业,直接纳入小微企业库并对外公示;对有部门“不同意”列入小微企业库的企业,不纳入小微企业库。同时,依据《暂行规则》,当年新成立的个体工商户,直接纳入个体工商户库;对已经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报年报的个体工商户,无需经过比对,直接列入个体工商户库。

 

《肇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

(草案)征求意见

 

近日,《肇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将在2020年,促使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03%,并从空间规划、产业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公用设施配套等方面推动城镇化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以“优化提升东南片区,加快发展西北部山区”为总体原则,在存量增量用地协同并进的前提下,保障城镇化用地供应,并鼓励农民进城。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至2020年,肇庆市常住人口将达434.81万人,城镇人口规模239.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5.03%;预计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7.39万人,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人均GDP达到71500元,“十三五”期间均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00元,年均增长9%

《规划》提到,东南板块以中心城区为载体,进行城镇化供给侧改革,依托于肇庆市中心的辐射力,通过端州—高要、鼎湖—肇庆新区和四会—高新区三大组团核心,推进组团融合、集约发展,统筹组团内部交通组织、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和形象,聚集人口和产业,建设引领市域经济参与竞争的都市区发展空间。东南板块将是肇庆城镇化改革的试验地区,以四会为试点,示范带动人口市民化推进;以高新区为试点,示范带动产城一体化发展;以高要为试点,示范带动宜居环境建设。

而西北板块则要以县城为核心形成人口市民化增长极,县城要优化公共服务配套,加强产业带动能力和宜居环境建设。从当前现状数据看,西北板块区县(包括广宁、德庆、封开和怀集)人口城镇化速度开始明显加快,增长率连续五年高于东南板块。2018年末,预计西北板块常住人口达到212.65万人,城镇化率为37.3%2020年末,常住人口达到218.43万人,城镇化率为41.38%

用地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改革内容及保障手段。为此,肇庆将会通过土地供应增量存量协同并进的方式,为城镇化提供保障。存量建设用地将会优化,通过二次开发、改造等,为住宅用地、产业用地、城镇化配套用地腾挪空间。同时肇庆还将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严格的统筹协调,指标主要用于重大项目、民生工程、新产业和基础设施,严控新增城镇用地规模。

此外,肇庆还将进一步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发展,鼓励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并建立城乡权益置换平台,鼓励农民用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为人口向城镇集中、偏远村向中心村集中创造条件。同时,力争做到迁入一处新房,拆除一处旧宅,复垦一处宅基地,并将集中连片农田内的不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零星村庄,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拆除。

《规划》表示,各县(市、区)城区、各中心镇及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以住宅小区内良好的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及相对经济的房价吸引镇区及周边农民到住宅小区居住,吸引农民进镇落户,实现中心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同时,将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确保进城落户农民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享有政府提供基本住房保障的权利。

产城融合是肇庆城镇化的重要抓手。《规划》指出,肇庆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避免产业园区与城区的过度分离,导致园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城区就业支撑不足和园城间产生严重的钟摆式交通等弊端。产城融合发展应以中心城区和山区县城区的城镇化发展为基础,通过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园区就业和人居环境,加强城区对于产业空间和产业经济的承载力及服务能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综合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产业、城市、人的协调融合发展。

《规划》还提到肇庆要在公共配套设施方面增加供应,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完善和加强公立学校、医院、社会福利,以及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府供给。对于民办医院、养老设施和教育设施的配套和使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优化市民化供给体系。在城镇化过程中,肇庆还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

 

去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逾2876亿元

 

深圳市金融办近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经初步核算,2016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76.89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同期全市GDP14.8%,再创历史新高。质量型发展成为去年深圳金融业的亮色,金融业资产规模稳居全国第三。

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深圳排第22位,在国内城市中仅次于香港和上海。深圳金融业各细分领域均实现了稳健增长,主要指标全国居前,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银行、证券与保险“三驾马车”均有不俗表现。银行业存贷款规模上升,贷款不良率下降。证券业经营业绩下滑,但规模仍全国居前。保险业快速发展,产险、寿险保费收入双升。

二是上市公司数量增多。截至2016年底,深圳境内上市公司达233家(其中中小板94家、创业板62家),排名全国第六;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4.35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全市共有新三板挂牌公司697家,其中创新层65家。2016年,深圳共有92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融资达1101.92亿元,其中股票再融资714.04亿元;共有19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定向发行股票等筹资,合计达74.87亿元。

三是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增长。截至201612月末,全市57家银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5.34万亿元,交易涉及15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地区的结算量占74.25%

四是前海逐步形成“金融生态圈”,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截至2016年末,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的金融类企业5.09万家,占前海入区企业总数的46.6%,合计注册资本(含认缴)4.4万亿元。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40家,证券业金融机构88家,保险业金融机构22家,另有融资租赁公司2000余家、商业保理公司4000余家、小贷公司36家、信用担保公司280余家等,基本形成了横跨不同行业、不同业态、多层次的金融生态圈。

五是各项创新试点有序推进。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累计发放365亿元,惠及前海171家企业。前海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签约折11亿美元,平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2个百分点。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稳步开展,备案资金池81个,涉及所有者权益达1.1万亿元;50家跨国公司参与跨境外汇资金池业务,跨境流出入总规模达154亿美元。

 

2017年东莞市府一号文发布

“倍增计划”20条出台

 

近日,东莞市政府召开《关于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的意见》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将“倍增计划”作为2017年市政府“一号文”。据悉,“一号文”安排了3亿元资金,专项支持企业倍增发展;统筹每年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20%,专门用于解决试点企业发展需求;鼓励试点企业以“工改工”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等20条政策“干货”,举措新,力度大,含金量高。

这份近6000字的“一号文”涵盖20条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措施,突破影响优质企业倍增发展的核心瓶颈制约。例如,市财政年度安排了3亿元资金,专项支持企业倍增发展,力求提升产业政策的准度和力度,切实为企业倍增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学、研、政、金、介等新要素支持。针对倍增过程中的新增用地需求,建立集约发展用地指标分配机制,在鼓励“原地倍增”“零地倍增”的基础上,统筹每年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20%,专门用于解决试点企业发展需求。

  “倍增计划”有两个突出的政策亮点:一方面是针对企业共性问题,拿出一批适用于所有试点企业的普惠政策,但是扶持力度在以往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倍,以加倍的扶持推动企业倍增发展;另一方面就是“一企一策”,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个性问题,将优质资源和优质服务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给到企业,实现精准服务、精准扶持。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强调,市政府将“倍增计划”作为“一号文”,就是要向全社会释放东莞坚定不移扶持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通过创新和优化产业、土地、资本、人才要素供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力支持试点企业、更多企业内涵增长和集约转型,进而推动东莞产业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惠州:深化区域合作

打造“绿色潼湖广东硅谷”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正式印发《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作为惠州发展的“生命工程”,潼湖生态智慧区明确定位为国家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广东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区、大珠三角融合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区域发展平台。该规划突出生态主线,彰显智慧主题,强化创新主导,提出通过深化区域合作和宜创宜居环境营造,引领惠州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打造“绿色潼湖、广东硅谷”。

《规划》显示,潼湖生态智慧区将围绕生态、智慧两大主题,通过构建湿地“生态核”和绿廊,串联社区中央公园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营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构建创新要素集聚的“智慧核”和创新走廊,串联内部产业功能区和区域创新平台,营造宜创、宜业的发展环境。运用“公交引导”、“生态引导”和“服务引导”等理念,引导各特色组团功能复合和集约开发,带动区域产业联运发展,形成“双核、两廊、四圈层、五组团”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其中,“双核”的打造是重点。保护潼湖湿地生态资源,打造统领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型产业发展的“生态核”;建设创新与总部经济区,培育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和智慧型产业发展的“智慧核”。

伴随着《规划》的深化完善,智慧区各项工作高速推进,短短10个月,选商引智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引进总投资约2900亿元的引领性重点项目7宗,落户总投资约70亿元的企业研发基地8家,初步建成智慧区创新园并入驻高端研发机构12家。陆续启动建设总投资约53.36亿元的创新与总部经济区首期道路、智慧大道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及与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共建的潼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项目。

 

中山启动美丽城乡精品村创建

今年拟重点打造6样板村

 

近日,自中山市农业局获悉,中山市2017年将创建6个市级美丽城乡精品村,将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成立评审组,采取竞争性遴选的方式拟定精品村创建名单,以打造秀美村庄建设最高水准和品牌形象,这些美丽乡村“样板村”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提高全市新农村建设水平,也是中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和美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根据相关要求,6个市级美丽城乡精品村应在人居环境、资源优化、文明乡风、农民创收等方面有所体现,具体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投入精品村创建;村庄宜居水平不断提升,村庄民居错落有致、外立面统一协调,建设一批突出村庄特色和风格的亮点项目;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群众文明素养提高、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和谐的农村文化体系得到构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增强,农村生态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公众满意度较高。村民对精品村创建满意度高,创建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中山市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创建方案列出了具体的建设内容及标准,包括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无成堆垃圾和卫生死角、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建设、农户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0%以上、村域内三格无害化水冲式公厕全覆盖、居民区周边80米内无小型集中厕所、村内河渠沟畅通水面净化等。本次精品村创建还要求体现特色化,主要指建设或升级改造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主题公园、展现村庄风貌特色景观带,有条件的村还要建设一个能够充分展示村庄发展历史、现实风貌和前景规划的村史馆。
  据了解,市农业部门将组织专家对申报创建村(居)进行初步审查和筛选,原则上按1:2比例选定候选村(居)名单,并将成立评审组,采取竞争性遴选的方式,结合初步审查和实地考查的情况对候选村(居)进行评审、打分,按照得分情况由高到低排列,拟定精品村创建名单。

 

香港:推出20亿港元基金支持初创企业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2日称,为鼓励更多私人资金进入初创企业,香港特区政府将推出20亿港元“创科创投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通过约一对二的资金配对比例,共同投资香港的初创企业。

  陈茂波在发表20172018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时说,近年来“创业潮”兴起,不少青年人凭着创意及科技知识,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他指出,为鼓励公营机构试用初创企业的科技产品,香港于去年底把公营机构试用计划扩至科技园公司及数码港的培育公司,为每个合资格项目提供最多100万港元的资助。政府会继续支持本地初创企业的发展,让更多有志创业的青年人能实现梦想。

  陈茂波称,创新及科技是推动香港经济持续和多元发展的新引擎。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于201511月成立后,政府推出180亿港元的多项措施,完善香港的创科环境。

研究显示,香港初创企业数目近年大增。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15日发表研究报告称,香港成立不足3个月的初创企业在2009年至2016年间,增加了206%。截至2016年中,香港成年人口中早期创业比例为9.44%,高于2009年的3.64%

 

崔世安赴闽、粤

商议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22日率领政府代表团前往福州,并将于24日前往广州。他在启程前表示,此行目的是与福建、广东两省商议如何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多领域发展。

  崔世安表示,澳门根据中央政府的整体部署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自“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以来,特区政府一直认真研究,参与和助力有关建设。其中包括:制定澳门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确定为澳门发展战略之一;专门设立了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并由行政长官办公室牵头推进工作;加快“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会展业、中医药产业、特色金融业、文创产业等加快发展,有效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崔世安指出,对于与广东、福建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特区政府希望利用现有的粤澳、闽澳合作机制,发挥粤澳、闽澳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的优势。未来目标是期望澳门与两地能根据各自优势,结合地区发展目标,互补合作。

版权所有:48-365365 技术支持:珠海市信息化办公室
地址:珠海市机关大院一号楼四楼 邮编:519000 粤ICP备1020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