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首 页
市委政研室
·工作机构
·通知公告
·贯彻落实
·学习型干部
·部委文件
·调研动态
·学术专栏
·他山之石
市编办
·工作机构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编制人事信息
·部委文件
·学习型干部
·改革创新
·经验交流
·规划计划
·行政许可事项公开
·办事指南
·资料下载
·政务信箱
市委改革办
·工作机构
·政策导向
·外地经验
·改革研究
·珠海实践
·专题报道
·改革互动(留言板)
市委党校
·工作机构
·通知公告
·贯彻落实
·学习型干部
·部委文件
·学术专栏
·他山之石
·党校教研
·部委办信箱
市委党史研究室
·工作机构
·工作动态
·历届党代会
·党史人物
·党史编研
·党史知识
·革命史迹
·党史大事记
您现在浏览的位置是:
党史编研
坚持改革开放 办好经济特区 1979年至1992年习仲勋同志九次视察珠海
2013-10-17
 

中共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他为争取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创办经济特区,为广东改变落后面貌、改善人民生活,为广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排头兵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1979年至1992年,习仲勋同志先后九次视察珠海,对珠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当前,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珠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关键时刻,缅怀习仲勋同志当年对珠海发展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重温他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放开搞活的方针,重温他要求珠海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开拓,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的教诲,重温他办事要走群众路线,要依靠群众的教诲,我们获益良多,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在珠海试办出口特区
  习仲勋同志的卓识远见和艰苦工作催生了珠海经济特区的创办。
  “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广东百废待兴。1978年4月,习仲勋同志被中央派到广东主持工作。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方面大刀阔斧拨乱反正,全力平反冤假错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增进了团结,稳定了局势,一方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按照农轻重的次序调整广东的国民经济,首先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并通过农村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及流通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推动发展,通过在宝安、珠海探索加工装配、补偿贸易等推动开放。
  1978年,随着对外经济交往活动的迅速增加,习仲勋同志团结省委一班人,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1978年6月20日晚,习仲勋同志主持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迅速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和宝安、珠海两县的建设问题。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东省委首次研究宝安、珠海建设问题。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开了36天,习仲勋同志在会上指出: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可以成为广东的一个有利因素;但是如果不解放思想,可能寸步难行。他提出加强同港澳、华侨的各种经济合作,建议中央授权广东处理一些与港澳经济合作的事宜。
  1979年6月6日,广东省委向党中央、国务院呈送的《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中,专门列出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一节,提出了特区的管理原则等意见。7月20日,中共中央以中发[1979]50号文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其中明确表示同意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珠海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习仲勋同志高度重视经济特区的建设,工作起来“简直不知疲倦”。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进行思想发动;迅速组建特区筹备处,直接负责三个特区的规划和筹建工作,等等。习仲勋同志担心一些领导干部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想不通,便要省委秘书长带地委书记们去香港参观。地委书记们到了香港之后,大吃一惊,此时香港高楼林立,商业繁荣,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参观,大家明显感到内地的落后,大大增强了推动改革开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虽只有两年八个月,但这恰恰是广东发展的关键时期。他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带领广东人民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探索实践改革开放,为后来广东的发展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无论是珠海市的设立,还是珠海经济特区的诞生,都倾注了习仲勋同志的大量心血,展现出习仲勋同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魄力。
  “再过三五年变化会更大”
  上世纪80年代,珠海经济特区飞速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面临争议与质疑,习仲勋同志为特区发展鼓劲加油。
  “珠海这几年变化大,发展快,特区建设已打下一定基础。我相信,只要你们继续努力,艰苦奋斗,再过三五年的时间,珠海的变化会更大。”这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习仲勋同志于1987年2月19日在珠海接见市党政负责同志时说的一番话。习仲勋同志说,我是打倒“四人帮”一年半以后到广东省委工作的,离开广东到现在已六年零一个月了。这次回来,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到变化确实很大。本地偷渡外逃的没有了,相反过去偷渡的许多人都回来了。昔日的荒山野岭已经变成新兴城市,到处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看到这些变化,心里特别高兴。我相信再有三五年,珠海一定会变成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式的海滨城市。
    30多年来,珠海人民以习仲勋同志的鼓励和厚望为强大动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把他对珠海的期待转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今天的珠海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年均GDP增速19.5%。特别是近年来,以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为核心,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全市GDP为15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两年居珠三角首位;人均GDP超1.5万美元,居全省第三位,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8元。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塑造了山城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现在,珠海仍然是珠三角地区环境质量最好、土地开发强度最小、人口密度最低、低端产业布局最少、社会最和谐平安的城市,宜居宜业的环境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珠海30多年的发展成就,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光芒,展示了科学发展的美好前景,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坚持改革开放 办好经济特区
  在珠海经济特区建设面临困难的时期,习仲勋同志勉励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办好经济特区”,以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是对珠海人民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1988年,全国经济出现物价波动大、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中央作出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策。当年12月1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同志抵达珠海视察。习仲勋同志参观了珠海的企业和市场,赞扬珠海的建设规划好,工厂效益高,市场秩序稳定。在市领导汇报会上,习仲勋同志说,此次来珠海虽然时间短,但看到珠海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神面貌很好,积极参与和拥护党中央整顿治理的决定,拥护改革。珠海结合具体实际来搞建设,城市规划合理,农业发展很快,围海造地开辟了大量农田,珠海特区的试办获得了国外友好人士的赞扬,相信珠海坚持改革开放,一定能走在全国前列。习仲勋同志希望珠海继续贯彻中央精神,保持协调、团结、尊重群众的民主气氛,正视改革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统一认识,抓好重点建设,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1990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也是特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央和省的领导分别题词题字,对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并勉励珠海人民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坚持改革开放,把珠海经济特区建设得更好。当时,习仲勋同志亲临珠海考察调研,并题词“坚持改革开放,办好经济特区”。
  30多年来,珠海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特区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魄力,在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行政运作机制、城市建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1979年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第二年兴办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1988年首创土地“五个统一”管理模式;1992年百万重奖科技人员,产生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轰动效应,塑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城市品牌;2006年创建全国第一个跨境园区——珠澳跨境工业区;2010年率先推行大部制改革;2012年横琴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今年将在全市推开。30多年来,珠海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探索,擦亮了特区品牌,为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回顾习仲勋同志筹划、指导和支持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历程,重温习仲勋同志对特区发展的热情鼓励和谆谆教诲,我们深深地感悟到,改革开放的精神特质就是实事求是,不畏浮云遮望眼,根据人民的期盼和形势的要求来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就是敢于担当,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认准了就去干,不惧艰难险阻;就是敢于尝试,突破条条框框限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前进。习仲勋同志视察珠海时的一番话始终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事实证明小平同志讲得很对。广东如果不是大胆而坚决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几个特区如果不是坚定不移地办,哪有今天的局面!所以,我说你们特区是一所实验大学,是一所如何搞好开放、改革的大学。你们要不断探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绝不能停止,更不能后退。”
  “我们的干部绝对不能脱离群众”
  毛泽东赞誉习仲勋同志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扎根群众、扎根实践、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是贯穿习仲勋同志一生的高尚品格和精神特质,也是他留给珠海干部群众的宝贵财富。

 

版权所有:48-365365 技术支持:珠海市信息化办公室
地址:珠海市机关大院一号楼四楼 邮编:519000 粤ICP备10205805